好在CPU速度愈跑愈快。現在上面那些麻煩事已經有解決方法。透過virtual machine讓我們能直接在windows上跑linux了,virtual machine對原本的作業系統而言就只是一隻程式而已*,只是這隻程式能模擬出硬體環境,我們就在這「虛擬」的硬體上安裝及執行另一套linux。
這裡要介紹的VirtualBox就是一套免費的virtual machine軟體,目前由Oracle公司維謢。這套軟體相當好用,特別是在網路設定上非常簡單,可以很輕鬆的讓virtual machine與主機原生作業系統連線溝通,甚至要一次建很多virtual machine來模擬LAN也不是難事 (我就曾經建立過ubuntu, openSuse及freeBSD來測試網路連線程式),跟付費的vmware比起來可以說表現的有過之而無不及,個人強力推薦啊!
接下來會採step by stey的方式詳細記錄在VirtualBox上架linux的方法。選擇的linux是Ubuntu10.04.4(LTS) Server版,會選擇Server版而不是desktop版當然是因為只是要做開發測試程式用的,不需要X-Window,這樣可以省比較多的資源且執行起來也有較佳的效能。
*嚴格說來virtual machine跟一般應用程式還是有些許差別,為了效能考量現在的CPU都有針對virtual machine提供更先進的硬體支援
軟體清單
VirtualBox 4.3.10在Virtualbox的官網可以下載 ( https://www.virtualbox.org/ )
Ubuntu10.04.4 Server
在Ubuntu官網下載 ( http://releases.ubuntu.com/lucid/ )
VirtualBox可以抓最新版,反正大同小異,只要可以裝起來就好了
但ubuntu不同版本間可能有不小差異,10.04 server版我已用了幾年習慣了,反正裡面的任何軟體如果覺得太舊都可以隨時自己抓最新source code下來重build。
建立virtual machine
先安裝好VirtualBox並啟動它。按下畫面左上方的「新增」按鈕來建立一個virtual machine。
設定記憶體大小,因為要安裝的是ubuntu server版,不會跑 X-Window,所以並不需要開太大,給個1024MB就綽綽有餘了 (當然如果要跑大型專案記憶體就得開大些了)。
VirtualBox使用的虛擬硬碟格式,這裡選VirtualBox 內建的VDI,會產生一個副檔名為.vdi的虛擬硬碟檔。
接下來指定虛擬硬碟的空間上限及存放位置,由於剛才選的是動態配置,用多少就佔多少,開大一點並不會造成額外的浪費,給個30GB應該很夠用了。
按下建立就跑出virtual machine的摘要圖了。
接下來我們要做一些額外的設定:
首先是網路,預設已經有一張NAT網卡,virtual machine可以透過它連到internet。除了這張網卡外我們還要新增一張Host-Only (僅限主機)的介面卡,這張網路卡顧名思義就是讓你的原生作業系統(Windows)與linux之間連線用的,之後的ssh連線及samba server都得透過這張Host-Only網路卡。
另外我們要新增一個共用資料夾,共用資料夾可以讓你將windows裡的一個現有資料夾mount成為linux一個partition,方便兩個作業系統間的溝通。(因為我們也會安裝samba,這個步驟其實可以跳過,但是共享資料夾在使用上仍有個好處,你可以將linux的設定檔及一堆軟體的source code放在共享資料夾裡,mount上去後可以直接使用cp來複製,這樣可以避免頻繁的使用滑鼠切換不同視窗)。
選擇資料夾路徑、給它一個名子並勾選自動掛載。
接著掛載ubuntu server的光碟映像檔,這個映像檔就是一開始下載回來的ubuntu10.04 server的iso檔。
按下確定後就可以將virtual machine開機正式安裝ubuntu了。
安裝Ubuntu server
一開始是語言選項,用預設的Engilish。
網路設定選eth0那張,ubuntu會自動幫我我偵測及設定網路。
設定hostname,幫這台電腦取個名字。
設定timezone,預設應該已經選好了Asia/Taipei,直接按下Yes。
分割硬碟,預設會使用LVM,這是可以讓我們動態調整partition size的技術,但由於我們的linux已經建構在virtual machine之上,也選擇了動態配置,已經具有相當大的彈性了,因此這裡選第一項「Guided - use entire disk」就好。
我們只有設定一顆虛擬硬碟也沒得選,就是它了。
系統會自動幫我們分割ext4及swap partition,並詢問是否儲存設定,這裡要記得選Yes。
過一會兒會要求輸入user帳號及密碼。
詢問是否幫/home加密。因為這是拿來自己開發用的linux,不會有其他使用者,沒有加密的必要,選No就好了。
設定proxy server,直接按Enter跳過。
詢問是否自動更新,選預設的「No automatic updates」。
接下來問我們想要安裝何種軟體,利用「空白鍵」選擇OpenSSH server及Samba file server,選好後按Enter。
最後詢問是否安裝GRUB bootloader,也是選Yes。
接著花點時間等它安裝完成,按下Enter重開機後就可以使用剛剛建立的user帳號登入了!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